歡迎訪問尚標商標轉讓網 |  幫助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商標資訊>復旦將抗腫瘤藥物專利4億轉售美國公司
尚標-特價轉讓商標

復旦將抗腫瘤藥物專利4億轉售美國公司

來源:澎湃新聞網    發(fā)布時間:2016-03-18 02:37:00  瀏覽:1534

簽約儀式現場圖

原標題:復旦大學抗腫瘤藥物專利6500萬美元“天價”賣給美國公司

3月15日,復旦大學與美國HUYA(滬亞)公司在上海達成協議,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青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用于腫瘤免疫治療的IDO抑制劑有償許可給美國HUYA公司。此次許可轉讓將至多為復旦大學和楊青教授帶來6500萬美元的收益。

據了解,IDO抑制劑作為具有新藥靶、新機制的藥物,可應用于治療腫瘤、阿爾茨海默病、抑郁癥、白內障等多種重大疾病,社會、經濟效益前景廣闊。

目前,國外醫(yī)藥行業(yè)對于IDO抑制劑藥物的市場前景頗為看好,多家國外知名藥企均宣布要加入IDO抑制劑的研發(fā)競爭。但現有的IDO抑制劑普遍抑制效力低下,尚無IDO抑制劑藥物問世。截至目前,美國New link Genetics公司與美國Incyte公司研發(fā)的相關化合物已經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而楊青帶頭研發(fā)的新型IDO抑制劑,已經申請了國內專利和PCT國際專利,有望成為第三個進入臨床實驗研究的IDO抑制劑。

據悉,協議簽訂后,美國HUYA公司將向復旦大學支付一定額度的首付款。若該IDO抑制劑在在國外臨床試驗結果取得優(yōu)效;在歐盟、美國、日本成功上市;以及年銷售額達到不同的目標后,美國HUYA公司向復旦大學支付累計不超過6500萬美金的各項里程碑付款。

“可以說,6500萬美金是一個比較可觀的價格。” 中國醫(yī)藥工業(yè)研究總院副院長易八賢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復旦大學與HUYA的合作給國內高校及科研機構樹立了很好的范本。

易八賢表示,相比國外更為成熟的產學研結合模式,目前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向國外輸送研究專利存在模式瓶頸,最顯著的就是創(chuàng)新藥物在課題研究階段的估值問題得不到解決。

“因為現在國內并沒有從事此類估值的專業(yè)機構,科研機構內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建立這樣的專業(yè)部門。換句話說也就是我們的研究機構市場化程度太低,這使得國內的研究在國外的市場上常常不被認可或者估值偏低。”易八賢說。

“在過去,歐美國家在創(chuàng)新藥研究領域一直領先國內,國內向國外輸出專利的案例并不多。”北京鼎臣醫(yī)藥管理咨詢中心創(chuàng)始人史立臣告訴記者。他表示,創(chuàng)新藥物研發(fā)是一個投入大、風險高、周期長的過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創(chuàng)新藥領域基礎研究和高端研究都較為薄弱,再加之中國新藥研發(fā)出來之后審批手續(xù)較漫長,并且要通過招標才能夠進入醫(yī)院,企業(yè)對于開發(fā)自主創(chuàng)新藥的積極性不高,市場上的國產藥以仿制藥為主。

隨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推出,國內的企業(yè)和研究機構開始加大了自主研發(fā)創(chuàng)新藥物的投入。

易八賢透露,在最近的7、8年里,國內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chuàng)新藥數量已經達到了30種以上,國內的藥企和科研機構向國外市場輸送藥物和專利的情況漸多。

目前,國內的自主知識產權新藥正在進入爆發(fā)增長期。2月26日,國家衛(wèi)計委副主任劉謙在全國衛(wèi)生計生科教工作會上介紹稱,“十二五”期間,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新藥為前50年總和的3倍;其中,139個品種獲得臨床批件,較“十一五”期間增加12.5倍。技術改造了200余種大品種藥物,提高了臨床用藥可及性。

文章標簽:  專利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尚標商標轉讓平臺"或”來源:m.hkfhsc.com”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chuàng),侵權必究!轉載請注明“來源:尚標”并標明本網網址m.hkfhsc.com!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尚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可撥打電話:400-7187-888。
相關文章